智慧农业百科丨什么是种养循环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5
种养循环是指将农业种植与畜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重点在于:
资源化利用:通过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促进粪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到2025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动农牧循环发展。
试点项目:自2021年启动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已投入118.02亿元,支持337个县开展相关工作。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内外部环境变得纷繁复杂,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亟待破解。面对农业“新常态”,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加速优化种植养殖结构,进一步完善农业内部循环链条,促进农业发展由以前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变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垫料等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作物生长不可或缺,施用于稻田、果园和菜地等处有助于显著改良土壤结构,提升耕地地力,减少化学投入品施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真正做到种植养殖两互促、节本增效两不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有利于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前些年,畜禽养殖业的过快增长,带来了环保的巨大压力。科学发展种养结合,有助于调优种养比重,改善农业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燃料或其他可供利用的原料,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多重功效。
四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水平
发展种养结合,最关键在于要依据周边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废弃物消纳范围,科学布设养殖、种植基地,合理配套无害化处理和利用设施,加快搭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构架,带动“三品一标”农产品健康有序发展。以上种种,均有利于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