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百科丨什么是农机定位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09-04
农机定位是智慧农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物联网(IoT)和信息技术,实时获取、传输、显示和管理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中的精确位置、状态和行为信息。
农机定位的核心技术组成
定位终端:高精度GNSS接收机:这是系统的核心。它不仅仅是普通的GPS,通常集成了北斗(BDS)、GPS、GLONASS、Galileo等多个卫星系统,并通过RTK(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将定位精度从普通GPS的米级提升到厘米级(1-3厘米)。这对于精准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至关重要。
传感器:集成各种传感器,如速度传感器、油耗传感器、作业状态传感器(如播种机是否落下、喷药开关是否开启)等,用于收集农机的全方位数据。
通信模块:通常使用4G/5G或LoRa等无线技术,将定位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平台。
数据传输网络:利用移动通信网络(4G/5G)或专用的物联网协议,将田间农机产生的海量数据稳定、实时地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
云平台与软件系统:数据中心:接收、存储和处理所有农机发回的数据。可视化监控平台:在电脑或手机APP上,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实时显示所有农机的位置、速度、作业状态(如正在播种、中耕、收割)、作业面积、油耗等。管理功能:提供作业规划、路径回溯、数据分析、效率统计、报警提示(如故障、越界、油耗过低)等功能。
农机定位应用场景
实时监控与调度:农场主/管理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通过大屏幕监控所有农机的实时位置和作业进度,一目了然。哪块地快干完了,该派哪辆车去下一块地,可以做出最科学、高效的调度决策,极大提升机群协作效率。
高精度自动导航与无人驾驶:基于厘米级的RTK定位,拖拉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自动驾驶作业。
作业面积精准测量:系统自动记录农机实际行走的轨迹,并精准计算出每一块地的实际作业面积,为作业结算、成本核算提供无可争议的准确数据,避免了传统人工测量的误差和纠纷。
作业质量监控与溯源:系统可以记录下每一寸土地的作业时间、作业深度、播种量、施肥量等数据,生成“数字农事记录”。
大数据分析与优化:系统长期积累的作业数据(如产量图、土壤数据、作业数据)可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
安全与防盗管理:实时定位农机,设置电子围栏,一旦农机被非法移动或开出设定区域,系统会立即报警。这有效保护了昂贵的农业资产。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