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百科丨农业碳汇概念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5-09-18
农业碳汇是通过改良耕作方式、优化土地利用、创新育种技术及推进农林复合经营等途径提升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过程。该机制兼具减排与增汇双重功能,农田土壤碳库和植被碳库构成其核心载体,中国农田土壤年均固碳量可达34.4百万吨碳。2022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部署十大行动推进稻田甲烷减排与碳汇提升。
农业碳汇概念定义
农业碳汇包含狭义和广义两层内涵:狭义指通过保护性耕作、轮作休耕、精准施肥等管理措施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过程,广义涵盖基于碳排放权分配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其核心是通过农作物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二氧化碳,并将碳元素储存于生物体及土壤中,其中全球农业碳汇贡献率约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20%。
农业碳汇系统具有多元复合特征:
农田碳汇:包含作物固碳(年均每公顷固碳量达3-5吨)、土壤储碳(占陆地碳库8%-10%)及田埂林木碳汇三重维度
农业碳汇:森林固碳占陆地碳库50%,竹林碳汇项目已实现市场化运作
循环碳汇:秸秆资源化利用构建生物质能源替代路径,可减少化肥使用量
畜牧碳汇:通过饲料改良和粪污处理实现甲烷减排
农业碳汇的市场机制
碳汇价值实现呈现多样化路径:
碳票质押:赤水市竹林碳票实现质押融资3800万元
碳标签制度:洪泽区推出水稻碳标签,认证产品溢价达15%
国际标准:Verra机构更新农业碳汇核算方法学,涵盖21类项目类型
农业碳汇面临的挑战
技术层面:固碳措施亩均成本超200元,技术推广体系覆盖率不足40%
核算层面: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缺失,农业固碳项目缺乏精准监测
政策层面:仅有12省份出台农业碳汇专项扶持政策未来需重点突破土壤固碳潜力评估、碳市场衔接机制设计等关键领域[2],计划到2030年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的碳足迹核算体系。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