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百科丨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09-19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高标准农田的定义
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
高标准农田相关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此,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
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能显著稳定和提升粮食产量,是藏粮于地战略最直接的体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平台:它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基础条件,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先决条件。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通过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节约水、肥、药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强抗灾减灾能力的坚实防线:完善的灌排设施和良好的农田生态,使农田能够有效应对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做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无灾多丰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和便于经营,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高标准农田是对耕地资源的系统性、根本性建设,它聚焦于提升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它是智慧农业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的物理载体和基础平台。可以说高标准农田是打造了一块好地,解决了地的问题。智慧农业是为这块好地配上了聪明的大脑和精准的手脚,解决了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