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丨果蔬采摘机器人介绍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09-26
智慧农业果蔬采摘机器人简介
果蔬采摘机器人是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于一体的智能装备,通过自主导航、精准识别与柔性抓取,替代人工完成果园/大棚内果蔬的自动化采摘,解决劳动力短缺、成本高昂及作业效率低等痛点。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农业生产力、降低人工成本(可减少50%以上劳动力投入),并保障果实品质(如损伤率控制在5%-10%以内)。
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特点
智能感知系统
多模态识别:采用RGB-D相机、双目深度相机、三维激光雷达等设备,结合YOLOv11、YOLOv5等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果实成熟度(如番茄分四阶段:青熟、转熟、熟熟、全熟)、位置及尺寸的精准识别(识别率达90%以上)。
环境感知:集成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传感器,结合5G物联网技术实现温室环境动态调控(如智慧大棚通过地暖+空调自动控温,确保草莓生长环境稳定)。
柔性抓取与机械设计
末端执行器:采用电动柔性抓手、吸盘、软体触手等设计,适配不同果实特性。如番茄机器人使用SCARA机械臂+钉状导向槽末端,避免藤蔓误切;Root AI番茄机器人通过柔性机械手实现单果2秒采摘。
机械结构优化:模块化设计支持多作物适配(如青花菜、甜椒机器人可更换末端执行器),并采用轻量化材料降低能耗(如搬运机器人能耗降低20%以上)。
自主导航与路径规划
SLAM技术:通过三维激光雷达或视觉SLAM实现复杂地形(如丘陵、高垄种植)的自主导航与避障。例如机器人利用双目深度相机+三维激光雷达构建果园地图,规划最优采摘路径。
多机协同:采用数字孪生平台监控多机器人协作,如智慧农业基地的无人搬运系统通过协同导航实现采摘-运输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果蔬采摘机器人解决方案
识别精度与速度: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如视觉+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及自适应算法(如优化DBScan聚类)提升复杂环境(如枝叶遮挡、光照变化)下的识别能力。
果实损伤控制:采用力觉/触觉传感器实时反馈抓取力度,结合柔性材料减少机械损伤。例如甜椒机器人可通过软体触手将损伤率降至6%。
成本与通用性: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如国产激光雷达、控制器),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用(如可适配茄果类、叶菜类作物)。
季节性与利用率:通过多作物适配及端到端自动化(如采摘+分选+包装)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闲置率。
果蔬采摘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智慧农业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其将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引领农业向高效、绿色、智能化方向迈进。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