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介绍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5
在农业生产的中的采摘环节一直是农户头疼的难题。人工采摘不仅成本逐年上涨,还受限于人力效率,遇上柑橘、葡萄等挂果密集的作物,还容易因疲劳或操作不当碰伤果皮,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而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的出现,正好为这些痛点提供了破解方案,用科技力量让农产品采收变得更高效、更精准、更低耗。
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介绍
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的核心,在于精准识别+柔性操作的双重能力。机器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AI视觉算法,能像人眼一样快速扫描作物生长环境,通过颜色、大小、纹理等特征,精准区分果实成熟度,甚至能识别出有病虫害的果实并主动避开。配合多关节柔性机械臂,机器人能模拟人手的轻柔动作:采摘草莓时,机械臂会先托住果实底部,再精准剪断果柄,避免拉扯造成的果皮破损;采摘柑橘时,则会根据果实大小调整夹持力度,既不会夹伤果皮,也不会因力度不足导致掉落。这种识别-判断-操作的连贯流程,完全贴合农产品采摘的精细需求,也是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区别于传统机械的关键优势。
在不同作物场景中,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也在不断适配优化。针对番茄、黄瓜等设施大棚作物,机器人设计了紧凑的机身,能灵活穿梭在种植行之间,不受大棚空间限制;面对果园里的高大果树,部分机器人还搭配了可升降平台,机械臂能延伸至3米以上高度,采摘树顶的果实,无需农户攀爬梯子。更重要的是,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相比人工每天8-10小时的工作时长,效率提升明显——以柑橘采摘为例,人工单人单日采收量约300斤,而机器人可达到800斤以上,且损耗率能从人工的8%-10%降至3%以下。
对农户来说,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的价值还不止于效率提升。如今不少地区面临农业用工荒,尤其是采收旺季,很难招到足够的工人,错过最佳采摘期会直接影响果实品质和售价。而机器人不仅能解决用工难题,还能通过标准化操作保证每颗果实的采摘质量,减少因人工操作差异导致的损耗。此外,机器人采摘时还能同步记录果实数量、大小等数据,回传至云端平台,帮助农户精准掌握采收进度和产量,为后续分拣、销售提供数据支撑。
从解决用工难题到降低损耗,从提升效率到数据赋能,智慧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正在重塑农产品采收的模式。随着技术不断迭代,未来它还会适配更多作物类型,同时降低设备成本,让更多中小农户用得上、用得好。这项技术不仅让农业生产更轻松,也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流转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智慧农业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