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如何减少农药使用量的?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10-09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农药过量使用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与农产品残留问题。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现状正被逐步改变。智慧农业通过精准化、数字化手段,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
智慧农业是如何减少农药使用量的?
智慧农业的核心在于数据驱动决策。通过物联网设备、传感器网络与卫星遥感技术,农业管理者可实时监测农田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土壤肥力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例如智能虫情测报灯能自动识别害虫种类与数量,结合气象数据预测病虫害爆发风险。这种精准预警机制使农户能在病虫害初期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预防性喷药导致的农药滥用。据研究,采用智能监测系统的农田,农药使用量可减少30%至50%。
精准施药技术是智慧农业减少农药使用的另一关键。传统喷药方式常因一刀切导致农药浪费与环境污染,而搭载AI算法的无人机或智能喷雾器能根据作物分布、病虫害分布图生成最优喷洒路径。例如变量喷雾系统可根据作物冠层密度自动调节药量,确保农药精准覆盖目标区域。这种按需施药模式不仅提高药效,还降低农药流失风险。在江苏叁拾叁智慧农场试点中,该技术使农药使用量下降40%,同时作物产量提升15%。
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智慧农业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点,引入天敌昆虫、性诱剂或微生物制剂控制害虫。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或通过信息素诱捕器干扰害虫交配,均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此外,间作套种、轮作休耕等生态种植模式在智慧农业系统中得到优化,通过增强农田生物多样性,自然抑制病虫害发生。
智慧农业还通过农民培训与决策支持平台,提升农户的科学用药意识。线上平台可提供实时病虫害诊断、农药选择建议及施用规范,避免农户因知识欠缺导致的过量用药。例如,浙江推出的农安码系统,农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作物专属的用药方案,确保农药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智慧农业通过精准监测、智能施药、生态调控与科学决策四大路径,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这不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保障农产品质量与生态环境安全。随着5G、AI与大数据技术的持续突破,智慧农业将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未来,智慧农业的普及将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