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如何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10-24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55岁以上从业者占比超三分之一,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智慧农业作为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通过精准化、智能化手段破解"谁来种地"的困境,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智慧农业如何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智慧农业通过"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在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000亩温室集群采用三玻两腔玻璃保温层,配合智能分时关启外保温系统,较传统温室热阻值提升5倍,配合田间智能装备实现机器人打药、巡检,劳动力成本降低50%。智慧农业在芜湖推广的"数字大米"项目,通过13个种植环节、49个决策点的数字化管控,配合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从耕种到收割的精准作业,单套设备可覆盖2000亩农田,硬件投入仅8.5元/亩/年。这种"机器换人"模式,有效缓解了水稻种植中插秧、施肥、收割等环节的人力依赖。
技术革新直接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先正达MAP平台通过遥感巡田技术,将万亩农田巡查时间从3天压缩至30分钟,配合精准气象预警和病虫害AI识别系统,准确率超85%。在潍坊"AI+5G"西红柿种植项目中,智能系统实时调节温光水肥,使果实可溶固形物含量超7%,较普通品种提升75%,同时减少30%的人工巡查成本。北京智慧温室项目更实现国产化环控系统突破,通过正压过滤调温调气系统,配合设施果菜精准栽培模型,使番茄单产提升30%,劳动力节约50%。

智慧农业不仅解决"用工荒",更重构农业产业链价值。利用智慧农业打造的"农业价值链共创平台",整合290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数字化平台撮合订单,在山东、河北完成夏收50万亩,解决收获期农机短缺难题。区块链溯源系统构建"三戳一指数"认证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数据,提升农产品溢价能力。在湖北枝江,MAP平台筛选6大水稻品种并配套专项补贴,使15万亩稻田平均亩产提升9.2%,每亩增收292元,吸引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加速智慧农业普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4个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显示,国产化植物工厂通过32层超高层栽培和动态布光技术,使种植密度达22株/平方米,配合NFT水肥系统降低40%设备重量。
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型,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燃眉之急,更培育出农业数据分析师、智能农机操作员等新职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知识密集型岗位转移。随着5G、AI、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将构建起覆盖"产-供-销-管"全链条的智能生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最终实现从"解决用工荒"到"吸引人才回流"的质变。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
集团网站
选择区域/语言
数智富农,领跑农业AI新时代!

联系我们

微信询价
招商合作

公众号

淘宝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