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百科丨农业灾情监测系统介绍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09-05
传统的农业灾害监测和调查方式耗时、费力、效率低、误差大。20世纪60年代,农业灾情监测系统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农业灾害监测方法的不足。与传统的农业灾害监测相比,遥感监测技术具有宏观性、经济性、动态性、时效性等特征,而成为传统农业灾害监测的重要补充,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农业灾害的遥感监测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业灾情监测系统针对不同灾情做出的监测
旱灾:农业旱灾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每年因干旱造成粮食减产和经济损失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的50%。监测过程主要通过分析水分短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情况,确定旱灾的具体等级,因此对旱灾的评估还应该考虑地域和时空的差异性。使用农业灾情监测系统监测干旱情况,主要是通过连续监测,评估指定对象的有关数据,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定期发布旱情分布图。使用农业灾情监测系统对旱情的总体趋势进行检测基本符合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发布的地域信息也具备一定的准确性。
洪涝:洪涝灾害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时空分布广的自然灾害。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主要包括洪涝灾害面积提取和洪涝灾害程度(水量、水深)的监测。对洪涝灾害的评估主要指的是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监测,农业灾情监测系统监测过程提供的数据主要有受淹范围、历时和承灾体。
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当严重,我国每年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农业灾害的10%~15%。以往人们主要用肉眼观测农作物病虫害,当农业病虫害能够被人用肉眼观察到时,农作物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利用农业灾情监测系统则能快速、准确的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范围进行监测,可以解决作物病虫害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风雹灾:我国是受风雹灾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的大风尤其是台风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百亿元以上,农作物受到风雹袭击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风雹时常常伴有狂风暴雨,引起大面积农作物倒伏,作物枝叶被打烂甚至打落而光秃,受损的枝叶还会变黄等现象,使作物在片刻之间减产甚至绝收,是一种对农业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
除了上述分析的农业主要灾害外,农作物冻灾、火灾、沙尘暴等也是我国农业较为严重的灾害。农业灾情监测系统在农业灾害监测中无论在时效性、空间性还是在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的农业灾害监测手段相比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利用农业灾情监测系统进行农业灾害监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的集成,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遥感监测评价系统,在及时获得农业灾害面积、范围、程度等信息的同时,实现农业灾害的精确空间定位并做好农业灾情灾损评估和灾害的分析预测,为政府和农业相关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农业灾情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