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丨智能收获机器人

来源:江苏叁拾叁
发布时间:2025-09-26
智能收获机器人简介
智能收获机器人是集成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动控制及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装备,通过自主导航、精准识别与柔性操作,实现农作物(如谷物、果蔬、经济作物)的自动化收获。
智能收获机器人的价值
降本增效:替代人工完成高强度、重复性收获作业,降低50%以上劳动力成本;例如柑橘采摘机器人每分钟可摘60个果实,效率是人工的7.5倍。
精准作业:通过AI算法识别成熟度、尺寸及位置,减少损伤率(如草莓采摘机器人损伤率控制在3%以下),提升果实品质。
可持续生产:结合环境传感器(温湿度、光照、土壤数据)实现动态调控,减少农药/化肥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智能收获机器人的特点
感知层:采用多模态传感器(RGB-D相机、激光雷达、多光谱成像仪)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如YOLOv5、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果实成熟度、位置及病虫害的精准识别。例如草莓采摘机器人通过彩色CCD摄像头区分红色成熟果实与茎叶,识别准确率超90%。
决策层:基于边缘计算与云端平台,实现路径规划、动态避障及作业策略优化。如南京农业大学“数字麦田 技术,通过麦情巡检机器人收集多光谱数据,结合AI算法预测产量并生成收割路径。
执行层:模块化机械臂与柔性抓手适配不同作物特性(如柑橘的夹持力度调整、番茄的剪切式采摘);无线充电与耐腐蚀材料设计保障连续作业(如24小时无间断除草机器人)。
协同能力:多机协同与数字孪生平台(如牧原物联网系统)实现收获-运输-分选全流程自动化,提升设备利用率。
智能收获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AIoT、5G、边缘计算推动“单机智能 向“群体协同 升级,如动态避障、多机调度算法优化;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与质量追溯。
国产化突破:核心部件(传感器、控制器)自主化率提升,成本下降推动中小农场普及。
场景扩展:从单一收获向全产业链延伸,如智能分选、包装、仓储一体化;结合智慧农业平台实现“种植-收获-销售 数据贯通。
生态化布局:政策驱动(如农业农村部《“十四五 农业机械化规划》)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智能收获机器人将向通用型、多场景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
智能收获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成为智慧农业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其将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绿色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引领农业向高效、智能、可持续方向转型。

助力中国 影响世界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农业产业数字大脑、农业AI大模型、农业产业模型和农业智能终端装备产品为核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先驱,叁拾叁致力于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生态管理体系和农业企业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中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和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建设,用先进技术和多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提供完备可靠的服务。叁拾叁已经成功落地580多个重点项目,客户企业主体25000多个。